21 时间测量中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(82.5pts)
实验目的
- 了解随机误差的离散性和分布规律。
- 了解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。
- 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。
实验原理
- 重复测量电子节拍器的周期,测量结果为,其中为测量次数。如果测量次数足够多,那么测量结果的分布就会趋近于正态分布。
其中,
由正态分布的统计规律得
- 计算周期量的A类不确定度可以使用,其中为测量结果的标准差,为测量次数,为置信系数。计算周期量的B类不确定度可以使用,其中、为置信系数。所以U=。
- 节拍器周期的测量值为,。
实验仪器
1.电子节拍器 2.秒表
实验内容
- 用秒表测量电子节拍器周期,测量次数为。
- 计算周期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。
- 根据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和极差,设置合理步长,个数为。
- 统计每个区间的频数,计算频率和概率密度,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。
- 计算正态分布函数,并绘制正态分布曲线。
- 在图中绘制正态分布的散点图,检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正态分布。
- 分别统计在、、范围内的概率,与理论值比较
- 计算周期量的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,计算周期量的总不确定度,得出结论
实验数据
见时间统计分布规律实验数据记录表
data.txt
数据处理
基本统计量
,,
概率密度直方图与正态分布曲线的对比
将数据分为个区间,步长,区间范围为,数据处理见下表
区间 | 频数 | 频率 | 概率密度 | 正态分布 |
---|---|---|---|---|

结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
检验,,范围内的概率
范围 | 频数 | 实验值 | 理论值 |
---|---|---|---|
计算不确定度
计算周期量的测量值
误差分析
- 测量时反应时间的误差
- 实验人员的心态变化导致的误差
- 秒表仪器和电子节拍器的误差
实验结论
重复使用秒表测量电子节拍器的周期T,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可以求得较准确的周期T。实验中随机误差大致符合正态分布,且在、、范围内的概率与理论值相符。200次重复测量后,周期量的测量值为
思考题
若测量结果偏离正态分布,请分析其主要原因。
仪器精度不足,实验员员操作不当导致误差较大,实验环境导致实验员分心导致反应变慢
在不考虑系统误差的前提下,多次等精度测量的随机误差分布有哪些特征?
随机误差基本服从以0为均值的正态分布,随机分布误差的概率密度趋近一个确定值,随机误差对精确测量结果的影响变小